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千家个体鱼档生意火爆

  春节越来越近了,在全国人民的年夜饭餐桌上,都少不了一尾鱼,所谓“年年有余”嘛。但要说起吃鱼的门道,估计还是广州人最厉害。像“鳙鱼头,鲩鱼尾,三黎肚,鲤鱼鼻”这样的俗谚很好地总结了不同鱼类最美味的部位所在,而“春鳊球鲤夏三黎”则告诉你,吃鱼一定要讲究时令,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口腹之好。

  广州人历来“重吃轻穿”。据1985年底的一期《广州研究》报道,当年广州鱼类总销量近10万吨,市民人均消费鲜鱼32公斤。全市除了200多个国营、集体销售点外,还有1000多家个体鱼档。一到节假日,这些档口生意格外火爆,小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

  鲜鱼生意火爆,价格又如何呢?根据相关资料,当时一斤鲜鱼的价格约为1元左右,算下来,1985年,全市人均在吃鱼上的消费就有六七十元,可别小看这个数字,当年人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近百元而已。从这个对比中可以看出,广州人是多么舍得把钱花在吃上。

申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收集、转发网络资源。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49071903@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并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