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30多年前于州城清江河段岸边发现一清代渡口石碑,认为是国家文物遂向文物部门报告。

  12月10日,记者从恩施市文物管理局获悉,这一清代渡口碑被运回并得以妥善保护。

  据介绍,12月6日,恩施市文物局得到热心老人报告,州城小渡船红江桥下河岸有一块清代渡口碑,请求文物部门收集保护,文物局工作人员随即赶到现场,并在恩施市水利局、亲水走廊指挥部领导及周边热心市民的支持和帮助下,将其运回妥善保管。该石碑长80厘米,宽62厘米,厚14厘米。据碑文而知,该碑为清光绪十年修建的木桥功德碑,碑文记载了小渡口设义渡、建木桥的经过,以及小渡船原名小渡口,对研究地方交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早在1979年,当时家住红江桥西端的邓明荣在河边钓鱼、游泳时,发现此碑,认为是国家文物,应该得到有效保护。

  今年5月,邓明荣向恩施市卫生局原副局长王越军介绍此碑,二人到此寻找,因河里涨水,加上杂草较深,没有找到。

  12月1日,二老再次来到河岸找到此碑,遂向原市文物管理所(现为局)所长、市政协退休干部贺孝贵报告,12月4日,贺老专门报告市文物局,要求运回并妥善保管。

申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收集、转发网络资源。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49071903@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并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