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一天,瑞士人George de Mestral带着他的狗从一片灌木丛中穿过,出来之时他发现自己的裤腿上和那只狗的身上占满了苍耳。在清除苍耳的过程中,George同学对为何苍耳会粘在裤子和狗毛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和牛顿被苹果砸到后对为何苹果会砸他产生极大的兴趣一样),作为一名从洛桑联邦高等工业学院毕业的电子工程师,自然要对苍耳和裤子、狗毛大力研究一番……通过使用显微镜的观察,George同学发现,苍耳表面的天然小钩子,可以勾上环状的织物、毛发。

 

  这一小小的发现让George同学兴奋不已,他觉得可以利用钩子和织物环组成一种双片的粘合材料,其中一片材料使用硬制的纤维制作成钩子状模拟苍耳,而另一片使用软制的纤维制作成织物环模拟裤子、狗毛。

 

  开始的实验是采用棉制纤维,耐久性很不理想,多次使用后棉制纤维环就会损坏,不过很快,George同学找到了理想的纤维材料——尼龙。解决材料问题后,另一大棘手的问题是如果进行工业化生产?最初的织物勾是通过在热红外光下编织织物而产生硬化的勾状纤维表面,不过这个工艺并不适合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之后,George同学找到了一个新方法:使用剪刀把尼龙环顶部煎掉,于是一堆织物勾就产生了。

 

  1951年,George同学在瑞士提交了专利申请;1952年,他还提交了美国专利申请,1955年两份专利同事被批准。此后George同学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粘合材料,并且命名为Velcro,这一名称来源于法语单词VELour (丝绒)和CROchet (钩子)。

申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收集、转发网络资源。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49071903@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并进行处理,谢谢。